IT/OT 安全整合怎麼做?工控網路要怎麼與企業網路隔離?

ITOT 安全整合怎麼做 工控網路要怎麼與企業網路隔離 (1200 x 630 像素)

當 OT 網路(Operational Technology)被入侵,尤其是惡意軟體透過 IT 系統橫向擴散到工控環境,對企業來說不只是資訊外洩那麼簡單,可能會造成實體設備停擺、生產中斷,嚴重情況還會導致人員安全問題。

面對這類跨網域的資安威脅,企業不能再用以往的傳統 IT 的方式來套用在 OT 環境,因為兩者在架構設計、風險容忍度、更新頻率和防護需求本質上是有差異的。

接下來本文將說明 IT 與 OT 資安的區別,為什麼不能共用同一套的資安策略,並說明常見的整合誤區與失效點。

同時,我們也會提供實務建議,協助企業建立有效的 IT/OT 資安整合防線,包括如何落實資安隔離、降低橫向攻擊風險,以及如何導入符合 OT 特性的 Zero Trust 架構。這是一篇給 IT 管理者、資安負責人、甚至 OT 工程人員都能一讀就懂的實戰指南,幫助你在混合網路架構中,打造更安全的資安防護力。

IT 與 OT 資安的區別

在企業資安策略中,IT(Information Technology)與 OT(Operational Technology)的防護目標與方法常被混為一談,實際上兩者有著根本性的不同。

若直接將 IT 的資安解法套用在 OT 系統,不僅可能無效,還可能造成生產中斷或更大的營運風險。

1. 核心目標不同:資料 vs. 實體安全

  • IT 資安的重點在於保護資料的機密性、完整性與可用性(CIA),例如:防止個資外洩、勒索病毒等。

  • OT 資安則優先考慮設備與流程的可用性與安全性,例如:確保生產線不因病毒或錯誤設定停擺,避免影響人員安全。

2. 系統環境差異大

  • IT 系統:伺服器、筆電、雲端平台更新頻繁,具備一定的彈性與韌性。

  • OT 系統:多為 PLC、DCS、HMI 等工控設備,使用年限長、更新困難,且較多的設備無法安裝傳統防毒或防火牆。

3. 資安定期更新

  • IT 系統可以透過自動更新、定期修補漏洞;但 OT 系統是為了保持穩定運作,無法頻繁重啟或升級,導致資安漏洞常年存在且難以修補。

4. 資安事件的影響層級不同

  • IT 資安事件:資料損失、商譽受損、法規罰鍰。

  • OT 資安事件:可能造成設備損壞、生產中斷、人員傷亡,後果更為嚴重。

5. 常見的誤區:以 IT 的邏輯處理 OT 資安

許多企業嘗試推動 IT/OT 資安整合時,會誤以為加裝傳統 IT 安全工具(如:終端防毒、VPN)就足夠。實際上,這些工具是無法識別 OT 通訊協議的,在工控設備也會產生相容性問題,引發更大的營運風險。

比較表格:IT 與 OT 資安差異

比較項目

IT 資安 

OT 資安 

核心目標

資料保護(CIA)

設備/流程穩定運作

系統架構

可更新、彈性高

更新難、使用壽命長

更新頻率

自動修補、週期性

難以重啟與升級

攻擊後果

資料外洩、商譽損失

設備損毀、人員傷亡

常見誤區

使用通用 IT 工具處理 OT 安全

 

IT/OT 安全整合怎麼做? 工控網路要怎麼與企業網路隔離?

IT/OT融合安全,匿蹤防護的六大原則

當企業的 OT 環境與 IT 系統日益連結,有越來越多的趨勢,資安風險也隨之升高。當 IT 網路遭受惡意軟體感染,駭客便可以透過橫向移動(Lateral Movement)入侵 OT 網路,導致工控設備失控、從關鍵製程中斷,最後導致財務與安全事故發生。

因此,IT/OT 資安整合的關鍵任務,建立一道能防止攻擊橫向擴散的隔離與控管機制。
以下是可以匿蹤防護的六大原則,可作為企業落實做為安全信任的聯網環境的實戰依據。

1.匿蹤防護

從被動防禦到主動隱身,降低資安風險

透過匿蹤技術,隱藏真實 IP 位址與端點,避免駭客偵測與攻擊,減少資源消耗,提升整體安全與運營效率

-隱私強化與防止檢測:有效隱藏網域資訊,降低被標記與攻擊的風險

-主動匿蹤隱身於威脅之外:屏蔽不必要的網路曝光,減少潛在攻擊面

-阻擋駭客掃描:防止駭客利用自動化掃描工具,鎖定企業網路

2.設備鑑別

嚴格控管設備身分,杜絕未授權存取

透過設備鑑別機制,達到設備唯一性,並與硬體 FIDO 2 Token 綁定,確保受信任的設備能夠連網,有效降低資安風險,防止未授權設備帶來的潛在威脅

-TPM 硬體綁定技術:透過可信任平台模組(TPM)確保設備身分唯一性,防止偽造

-嚴格設備存取控管:確保連網設備經過授權與驗證,阻擋不明設備

-防止設備未授權風險:有效防止惡意設備被駭,減少資安漏洞與攻擊面

3.端對端加密

可信賴的安全傳輸,杜絕數據洩露與篡改的風險

透過端對端加密技術,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受到全面保護,防止未授權存取與惡意篡改,讓資訊交換更安心

-數據傳輸全程加密:確保資料從起點到終點始終受到高強度加密保護

-防止駭客攔截與篡改:阻隔駭客從中攻擊,避免敏感數據外洩與未授權存取

-提升機密性與安全性:確保數據完整性與隱私性,符合高標準資安要求

4.網路微分段

做到精細隔離,有效阻斷駭客橫向移動,降低被攻擊風險

透過精細的網路區隔機制,將內部網路劃分為安全獨立區域,有效降低攻擊面,阻斷駭客橫向移動,確保關鍵資源安全無虞

-精細劃分安全區域:根據業務需求,建立獨立網段,防止未授權存取

-網路微分段隔離:透過動態政策與零信任機制,確保不同區域安全隔離

-減少攻擊面提升資安防護:阻斷內部威脅擴散,降低攻擊影響範圍

5.最小權限控管

最小權限管理,杜絕越權存取

不再依賴於 IP 位址或網路位置,精確到從身分與屬性的細粒度存取控制
無論是企業內部的員工、外部的合作夥伴,在各種應用程式和設備,需經過明確授權的實體,才能存取必要的資源

-使用者權限細緻劃分:不同部門員工,只能存取其工作職責所需的數據和應用程式,嚴格區分使用者權限,防止跨部門或跨職級的敏感數據存取

-應用程式端口精準限定:不同類型的應用程式,只能存取對應的服務接口,限定特定應用程式才能訪問特定服務,降低應用程式漏洞被濫用的風險

6.智能動態授權

即時調整存取權限,確保安全無縫體驗

透過策略驅動的決策與執行機制,根據實時情境調整權限,實現更靈活、更智慧的安全防護,確保資安防護滴水不漏

-使用者位置評估:根據使用者所在位置評估風險,例如內部網路、外部網路、高風險區域等,並據此調整授權

-使用者位置評估:根據使用者所在位置評估風險,例如內部網路、外部網路、高風險區域等,並據此調整授權

-網路環境風險評估:根據網路環境評估安全性,例如內部網路、外部網路、公共 Wi-Fi 等,並據此調整授權

當今企業面對的資安威脅已不再侷限於傳統 IT 領域,OT 系統的連網與數位化讓工控環境成為駭客攻擊的新目標。唯有理解 IT 與 OT 資安的本質差異,並建立網路微分段、跨部門的整合策略,才能有效阻斷駭客橫向移動攻擊,保護企業營運不中斷。

必須好好重新檢視你資安架構做到從被動防禦到主動隱身,降低資安風險,別等到工控設備當機、產線停擺才來補破網,打造安全信任的聯網環境才能一勞永逸

👉 想了解更多 IT/OT 縱深防禦 匿蹤防護

立即聯繫我們 ,讓專業團隊協助你建構資安防線

訂閱偉康科技洞察室部落格,掌握最新科技趨勢!

專人協助

由偉康業務人員為您詳細說明偉康的解決方案,以及相關產業經驗。

立即訂閱電子報

掌握最新科技趨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