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en AI、Vanna AI 到偉康的Nous AI 營運助理:AI 查資料工具全面比較

我們真的找到最懂資料的 AI 助手了嗎?
在這個「人人都能問 AI 問題」的時代,我們開始對資料有了新的期待。當資料越來越多,我們不再滿足於花大量時間撰寫 SQL、產出與維護報表,而是希望能用一句簡單的話問 AI:「這個月哪些產品銷售最好?」來直接獲得洞悉。簡而言之,讓 AI 來理解資料。
當然,不只你有這個想法,現在市面上也出現了一些新工具,資料跟語言可以直接對話。透過今天這篇文章,來介紹三個工具:Vanna AI、Wren AI,以及 AI 營運助理。他們都可以幫你「用自然語言問資料」,但操作方式及功能不太一樣。
Vanna AI 開源方案彈性大,但需要投入訓練與維護資源
Vanna AI 是一個開源的生成式 BI 工具,它的核心目標很簡單:讓你用自然語言提問,幫你生成 SQL 查詢,即可從資料庫取得可操作見解,甚至還能畫圖表。
它的優點有什麼?
開源,可以根據企業本身的基礎架構客製化執行 Vanna
支援多種資料來源如 Snowflake、BigQuery、Postgres 等,也可以透過 Connector 來連接其他資料庫。
高準確度,可自行選擇資料來訓練,訓練資料越多,對大型複雜資料集的準確性就越高,提供用戶反饋功能。
本地部署,資料不搬家
可部署於前端,透過 Slackbot、Flask API、Streamlit 等方式向用戶展示,亦可以整合到自身 Web 應用中供客戶使用。
不過要注意的是,使用 Vanna AI 需要事前準備好資料結構、常用查詢等,以及需要自建 RAG 架構,對技術門檻稍微有一點要求。不過,對資料團隊來說,這是一個具備長期可擴展潛力的 AI 助理架構。

Wren AI 即用的工具雖簡單方便,但功能有限、彈性小
而 Wren AI 的設計理念則比較偏向「讓非技術使用者也能以自然語言存取與分析資料」。不需撰寫 SQL,也不需熟悉 BI 工具,直接可以在 Excel 或 Google Sheet 中與資料「對話」。
它的優點有什麼?
支援 Excel / Google Sheet Plugin,能快速匯出結果
透過定義資料之間的關聯與邏輯,根據自然語言自動生成有邏輯的 SQL,不用重複寫同樣的查詢。
語意模型自動解析欄位與資料結構,無需訓練即可提升查詢準確度
自動引導提問並生成漂亮圖表/報表,用自然語言即可取得可行的資料洞察
Wren AI 適合中小企業、商業分析師或產品經理,尤其適合熟悉 Excel、但不擅長 SQL 的使用者。不過相較於開發框架,如 Vanna AI,Wren AI 屬於「開箱即用型」工具,擴充彈性與整合性較有限,較難針對特定資料邏輯或企業規則進行客製化。

偉康 AI 營運助理:為企業打造可控、可擴展的 AI 資料助理架構
像 Wren AI 或開源工具(如 Vanna AI),對於想快速體驗 AI 查資料的使用者來說,是很好的起點。不管是透過 Excel Plugin,還是開源模型搭建語言介面,都能讓使用者初步體會自然語言查詢的便利。但當企業面對更複雜的資料結構、多樣化的資料來源,或需要更高的治理與彈性時,這類工具的侷限也逐漸浮現。
偉康 AI 營運助理提供企業一個更具彈性、可控且可延伸的開發框架。它不僅是單純的自然語言查詢介面,而是企業打造自身 AI 資料助理的基礎,結合資料虛擬化、語意查詢、資料服務化與系統監控等功能,協助企業建構更完整的 AI 資料互動解決方案。
三大核心功能:
自然語言查詢(Text-to-SQL)
使用者可透過語意查詢 API,使用自然語言提問,系統會自動轉換為可執行的 SQL 查詢,並即時整合來自不同資料來源的查詢結果。SQL 轉虛擬表並發布 API
查詢完的 SQL 可一鍵轉為虛擬表,並透過標準 API 發布,使 BI 工具或外部系統能直接存取結果,快速實現資料服務化(Data as a Service)。系統監控與稽核
具備完整的監控機制,能即時監控 Denodo 與後端資料庫(Nous BlueBerry)的資源使用狀況與操作紀錄(audit log),讓企業在強化資料治理的同時,也能掌握 AI 查詢帶來的效能與風險。
Wren AI、Vanna AI 、AI 營運助理 三個比較表格
項目 | Wren AI | Vanna AI | AI 營運助理 |
SQL 生成/解釋 | ✅ 支援 text-to-SQL,依賴 metadata modeling;無 SQL 解釋能力 | ✅ 支援 text-to-SQL;需要訓練語料支援;不提供語意說明 | ✅ 語意理解 + SQL 生成 + 欄位/關聯說明整合 metadata |
RAG 支援 | ✅ 採用 RAG 架構產生 SQL(retriever + LLM) | ✅ 開源 RAG 架構,建構專屬 knowledge base | ✅ 企業語意層驅動,整合 VDP + metadata + 向量索引 做強化檢索 |
支援資料來源 | BigQuery, PostgreSQL, SQL Server, Trino 等(支援主流 DB) | PostgreSQL, Oracle, Hive, DuckDB 等(開源為主) | ✅ Denodo 全平台支援 150+ 資源來源,無需硬編碼驅動 |
欄位理解與關聯建構 | ❌ 必須手動撰寫 metadata model(MDL)建立關聯與說明 | ❌ 完全依靠人工提供 schema 描述 | ✅ 可自動建立基本 metadata 說明,並透過資料行為關聯(association)強化語意推理 |
語言/多語支援 | ✅ English(預設);部分版本可自行接多語 LLM | ✅ English(語料控制) | ✅ 多語支援(依 LLM 設定),中文/英文皆可使用 |
架構彈性 / 可控性 | ⚠️ AGPL 授權,部署於 SaaS 時需公開原始碼;權限與擴充需自建 | ✅ 架構輕量;治理與存取控管依靠外部設計 | ✅ 模組化 SDK 架構:含 API Gateway、metadata 模組、觀測與稽核功能 |
部署型態 | 自行建置(Docker + local config) | 本地部署 + 雲端託管皆可(支援 Flask, Streamlit) | ✅ 模組可嵌入現有架構、API 可整合至企業流程,原生支援 Denodo 平台 |
特色功能 | OpenAI Function、GenBI Insights、可接 Slack / Agents 工具鏈 | 自訓練、Visual Builder、支援自建向量知識庫 | ✅ 整合虛擬資料層、API 管理與資料觀測;可調教可稽核 |
為什麼選擇 AI 營運助理?
支援多種資料來源(關聯式資料庫、雲端平台、檔案、API 等)
不用搬移資料,即時整合與查詢
高彈性的查詢轉換與權限控管
可結合向量資料庫與大型語言模型(LLM),支援 RAG 架構,提升自然語言查詢的準確性與可解釋性
架構具備延展性,支援模型與查詢策略自訂

選擇工具,不如打造能力
Vanna AI 和 Wren AI 是非常棒的入門工具,它們解決的是「能不能問資料」的問題;但企業真正需要的是「如何讓 AI 理解資料」、以及「如何在安全、可控的框架下與資料互動」。這正是偉康 AI 營運助理所提供的價值所在。
透過自然語言查詢、資料虛擬化、API 發布與系統監控等能力,企業不僅能打造屬於自己的 AI 助理,還能統一整合內外部資料來源,建立一套完整的治理與服務機制。AI 不只是工具,而是一種長期能力的養成。
真正值得追求的,不只是使用 AI,而是掌握 AI 如何理解資料、如何安全地與資料互動的能力。這才是企業邁向長期可控、可擴展 AI 策略的關鍵。
FAQ:
1. AI 營運助理與一般的 text-to-SQL 工具有何不同?
AI 營運助理不只是把自然語言翻譯成 SQL。
它整合 語意理解、metadata 說明 以及 來源欄位解釋,讓查詢不只是「能運作」,而是「懂你要查什麼、為什麼查、查的是哪裡的資料」。
協助企業員工更快理解資料、正確提問,並提升資料查詢透明度。
2. AI 營運助理可以整合企業現有的資料平台嗎?
可以。
AI 營運助理建構於 Denodo 虛擬資料平台(VDP) 之上,支援超過 150+ 異質資料來源,包括 RDB、Data Lake、API、檔案等。且不需額外寫驅動程式或搬資料。
減少資料孤島,提升整體查詢一致性與安全性。
3. AI 回答的內容正確嗎?會因為有幻覺而亂提供資料嗎?
AI 營運助理導入了企業語意層與 metadata 機制,可設定可查詢範圍、允許回答的欄位與表、資料語意說明與邏輯規則。再搭配 LLM 做語意生成,大幅減少 hallucination(幻覺)問題。
提供使用者能夠因上下文語意來理解 SQL 背後的資料意涵。
4. 我們能掌握使用者查詢過什麼問題嗎?
可以,AI 營運助理提供使用紀錄功能,可以記錄使用者的查詢歷程、所選用的資料來源與關聯表,協助企業建立透明可追溯的查詢脈絡。
滿足企業法遵、資安與營運審查等資料及數據治理的需求。
5. 我們能使用自己的程式連接 AI 功能嗎?
可以。AI 營運助理提供完整的 SDK 與 API 介面,讓開發者可以在自己的應用系統中,串接如 answerQuestion, answerDataQuestion, answerMetadataQuestion 等 API。
易於整合至既有流程或系統中,無須重新開發介面。
訂閱偉康科技洞察室部落格,掌握最新科技趨勢!
專人協助
由偉康業務人員為您詳細說明偉康的解決方案,以及相關產業經驗。